传统节日,多彩纷呈。端午节将至,划龙舟、吃粽子、悬艾草等节俗传承千年至今兴盛,而对于屈原的怀念是端午节恒久不变的主题。透过古人的端午诗词,我们可以品味端阳诗意、节俗之美,亦能触碰到他们借由屈原表达的不同心绪。
状元观竞渡
江西西北部,有一座小城宜春。宜春在古代称为袁州,唐代袁州人才辈出,诞生了改“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”为“昨夜一枝开”的“一字之师”诗人郑谷,在科场上先后诞生了两位状元——卢肇与易重。
卢肇不仅是袁州第一个状元,也是江西第一个状元,他于唐代会昌三年(843年)高中状元。今天穿宜春城而过的秀江上有一座沙洲,名曰“状元洲”,相传是卢肇读书的地方,岸芷汀兰,景色美丽。每年端午,宜春人都要在秀江上划龙舟。
或许卢肇也曾看过秀江上的划龙舟,今人确知的是他曾在南京看过划龙舟,并留下一首《竞渡诗》,又名《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》。诗曰:“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。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”
这是一场激烈的竞渡,龙舟上常载有一面大鼓,起着引导划手的作用,打鼓的节奏即是划桨的节奏,众鼓齐响,就好像是雷声轰隆。龙头激起的水花,又似下雪一般。龙舟劈波斩浪,速度比飞鸟还快。最先到达终点的龙舟出现了,他们夺得了锦标。锦标是立在终点的一个高杆,杆上悬挂着织锦,它标志着胜利。今天锦标赛、夺标等词即来源于此。
龙舟竞渡是端午的重要节俗。据民俗学家的研究,这一节俗至迟在唐代已出现,民俗学家得出这一结论是相当严谨的,需同时满足时间、工具、内容三个条件,即该节俗的时间是在端午,使用的是龙舟,以比赛速度快慢为内容。
古人竞渡除了用龙舟外,还用过虎头舟、飞鱼舟等,但龙舟最为重要,它成为端午节俗的一部分,而不是虎头舟或飞鱼舟成为端午节俗的一部分,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,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、勇猛无畏的气概、福泽四海的情怀、强大无比的力量。龙能够兴云致雨,是江河湖海的统御者,先民敬畏龙的力量,龙舟竞渡是“因龙而起的各种崇龙、祭龙、娱龙的民俗事象活动之一”。
中国人有“人中之龙”的说法,形容一个人很有才华。在卢肇的《竞渡诗》后有一则轶事,足以显示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。当年与卢肇同去京城长安应试的还有一个叫黄颇的学子,他的成绩也不错,虽未中状元,也得了探花,今天宜春城中还有一条黄颇路以示纪念。
黄颇家富,卢肇家贫,两人将要去长安前,袁州刺史只饯别黄颇,不饯别卢肇,为了避免尴尬,卢肇骑着自己跛脚的小毛驴绕开了饯别的邮亭,走了十多里路停下来等黄颇。第二年,卢肇高中状元,回到袁州,刺史一行人在城外迎接,刺史脸上颇有愧色。端午时节,刺史请卢肇看龙舟竞渡,这种场合必有赋诗连对等活动以增雅趣,轮到卢肇时,他开口便道:“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”这说的不仅是龙舟,也是自己,“人中之龙”就在眼前,端看刺史是否有一双慧眼了。
丹心忆屈原
与卢肇的踌躇满志相比,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心绪要低落许多、凝重许多。刘克庄少年时即以文才出名,他敬佩辛弃疾,词风深受辛词的影响,将辛词的豪放风格、爱国情怀发扬光大。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晚期,他青年时代,蒙古已崛起,金朝国势日蹙,韩侂胄认为有机可乘,极力主张北伐,收复失地,然而准备尚不充分便贸然北伐,最后一败涂地,与金的和议中,宋只好接受比以往更多的赔款要求。到了刘克庄逝世的咸淳五年(1269年),蒙古已灭金三十多年,对宋步步紧逼。在刘克庄的词中,有对文恬武嬉的不满,有对自己不得志的失望,也有对历史的思考。
端午吃粽子的习俗,本无甚奇怪,但刘克庄却有自己的思考。《贺新郎·端午》的下阕如此写道:“灵均标致高如许。忆生平、既纫兰佩,更怀椒醑。谁信骚魂千载后,波底垂涎角黍,又说是、蛟馋龙怒。把似而今醒到了,料当年、醉死差无苦。聊一笑、吊千古。”
南朝萧梁的吴均撰写的《续齐谐记》一书,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,楚人每年这一天都会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祀屈原,汉光武帝建武年间(25年—56年),一个叫区曲的长沙人在白天遇见一个自称“三闾大夫”的人,他说大家祭祀屈原很好,但用竹筒装米,常被蛟龙窃走,可以改用楝树叶子包裹米,再用五色丝线缠绕,楝树叶子和五色丝线都是蛟龙害怕的东西,它们不敢窃走。区曲就按照此法祭祀屈原,并逐渐为他人仿效。
三闾大夫、灵均指的都是屈原。刘克庄对这则故事很不以为然,屈原这样“纫秋兰以为佩”、终日与香草为伴的高洁之士,难道会垂涎几个粽子吗,还要狡辩蛟龙会吃了粽子?这实在是对屈原高洁品格的玷污,倘若他得知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,还不如当时醉死,何必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。刘克庄此言颇为愤世嫉俗,但最后一句“聊一笑、吊千古”又缓和了不少。
刘克庄的笑中,带着许多苦涩。屈原曾以橘自喻,“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”,在人才流动频繁的战国时期,屈原忠诚于楚国,遭受再大的误解、再多的挫折,也不肯离开故国。正是这炽热的爱国情感,让屈原不朽。
或许刘克庄想表达的是,难道只能用吃粽子来怀念屈原吗,难道自己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吗?
刘克庄的这阕词传递的心绪错综复杂,南宋末年同样忧心国家的文天祥的《端午即事》表达的情感直接明了。诗曰:“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我欲从灵均,三湘隔辽海。”文天祥出生于端午前,但生日的喜悦难以冲去对国事的忧心。他欲效法屈原自沉江中,然而与三湘大地却隔着千里万里。文天祥的诗中常见“丹心”一词,他为国捐躯的丹心,到了鬓发斑白时仍未改变。他被关押在大都的监狱中,坚拒投降,以生命为自己的丹心作证,永垂青史。
彩丝系双臂
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,“楚之骚,汉之赋,六代之骈语,唐之诗,宋之词,元之曲,皆所谓一代之文学,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。”看过了唐诗、宋词后,我们再来看看元曲作者笔下的端午。
元代徽州(今安徽黄山)有一位叫舒頔的文人,他自述自己“性直率,守信不阿,亦无骄矜之色”,面对地位比他高的人,也不事阿谀,是个真性情之人。他擅长写文章,别人找他写文章,他从不推托。
舒頔有一首散曲《小重山·端午》:“碧艾香蒲处处忙。谁家儿共女,庆端阳。细缠五色臂丝长。空惆怅,谁复吊沅湘。往事莫论量。千年忠义气,日星光。《离骚》读罢总堪伤。无人解,树转午阴凉。”
端午时节,人们忙着准备艾草、菖蒲,这些都是具有预防疫病功能的植物,将其插在门上,还有辟邪的功能。端午还有将五色丝线缠绕在双臂上的节俗。在别人忙碌之时,诗人却感到了惆怅,惆怅端午节似乎无人想到屈原。诗人阅读《离骚》,同情屈原的遭遇,为屈原的忠义所感动,认为他的人格力量,可与日月同辉。司马迁为屈原写作传记时,就曾称赞屈原的志向“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”。
舒頔的惆怅,提醒我们在领略各种节俗带来的趣味时,勿要忘记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,它因何而起、为何而兴。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历史感的民族,对于一事一物都有追本溯源的心理,而丰富的历史记载有助于我们追本溯源。
譬如这首元曲中提到的系五色丝线的节俗,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,东汉学者应劭的《风俗通义》说:“五月五日,以五彩丝系臂,名长命缕……辟兵及鬼,令人不病温。”
闻一多先生对端午节很有兴趣,曾著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,今天看来虽有可再议之处,但其开创之功不可否认。闻一多对系五色丝线的节俗有更进一步的追溯。
在《端午考》这篇论文中,闻一多先是揭示了端午节俗多与龙有关,而“风俗流行的历史最久,保存的色彩最浓厚的区域”是吴越地区,吴越先民以龙为图腾,故而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最初是吴越先民举行图腾祭的日子。典籍上载吴越先民生活在水网密布的环境中,有“断发文身”的习俗,这么做的目的是“以像龙子,故不见伤害也”,打扮成龙子的形象,这样就能得到龙的庇护而不受其伤害。
这种习俗并不是吴越先民才有的。古代南美洲人崇拜美洲豹,在他们看来美洲豹是力量的象征,上天入地、无所不能,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形塑头颅的方法,让头颅的形状接近美洲豹,他们认为由此可以获得像美洲豹一样的力量。
闻一多认为系五色丝线是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的孑遗,“彩丝系臂,想来当初也是以象龙形的”;“龙形遗失后,便用五种颜色来象征五色龙,有时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织物编成的”。至于何以是五色,闻一多推测古代以龙作为图腾的氏族之下有四个支族,“各支族又各为一龙,共有五龙”,“五龙用五个色彩区分”。
继《端午考》之外,闻一多又有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一文,以父亲回答孩子问题的亲切口吻,梳理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流变。闻一多认为端午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,第一个阶段是先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尚弱时,内心中带着战栗崇拜龙图腾,希望获得庇护,从而使自己活下来;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先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,活下来不成问题,以往的战栗消失了不少,而人的自信心增强了许多,能够从龙舟竞渡等节俗中感受到愉悦与快乐;第三个阶段是为活下来赋予意义,即“生得光荣”的问题,“为这意义着想,哪有比屈原的死更适当的象征”,闻一多不由感叹“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,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”,“端午,以求生始,以争取生得光荣的死终”。
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一文发表于1943年7月,那时闻一多在抗战大后方的西南联大教书,由此不难理解这位爱国诗人何以对端午节发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希望通过端午节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
端阳诗意长,拳拳爱国心。